炒疙瘩 老北京的味道
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种特色的炒面食品。炒疙瘩色泽深黄,黄绿相映成辉,食之绵软柔韧,醇香可口。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。炒疙瘩颜色焦黄,配上绿叶鲜菜,黄绿相间。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,越嚼越香。
炒疙瘩的由来
相传,民国初年(1912年),有姓穆的母女俩在北京宣武区虎坊桥东北的臧家桥,开了一家小面食店,叫“广福馆”。店里主要供应各种价格低廉的面食。由于本小利微,饭菜平常,所以开始的时候,“广福馆”生意只够维持家用,很不景气。
有一天,店主只和了十斤面,可是一天都过去了,却还剩下了一半多呢。母女俩都愁死了。
怎么办?眼看再不做出来,面就要变质了。母亲只好把剩下的面重新揉了揉,然后揪成比骰子稍微大一点的小疙瘩,放到开水锅里煮熟,之后捞出来在阴凉处晾着。晚上,母女俩就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点青菜炒着吃了。谁想到这样随便做出来的面食,竟然味道不错。
于是,母女俩就决定第二天试着给大家做着吃,并且给这种新发明的面食,起了个名字叫“炒疙瘩”。就这样,炒疙瘩的雏形初步形成了。
果然,因为“炒疙瘩”的味道香鲜,价格也便宜,许多顾客都抢着吃,而昨天晚上那五六斤的面疙瘩,一会儿就被大家抢购一空。
之后,母女俩就开始精心制作这种炒疙瘩,并且在配料上逐步改进,终于创出了别具风味的小吃。
用料
疙瘩,鸡蛋或香肠,葱头,喜欢的蔬菜(以根茎类为宜),生抽,豆瓣酱,植物油
做法
疙瘩煮8成熟,捞出冷水浸泡备用。
鸡蛋用热油滑散,盛出备用。
洋葱,蔬菜切丁备用。
疙瘩控干水,锅里热油,油热后加入蔬菜丁略炒,加入疙瘩、鸡蛋炒匀,加两勺生抽,继续翻炒
炒匀后再加半勺豆瓣酱,翻炒均匀关火出锅。
tips:也可以把鸡蛋换成五花肉,但要先把五花肉煸熟后再下疙瘩。如果是香肠,切丁和蔬菜一起炒就行。
往期回顾:
返回目录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