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丶海的驿站
   

“买电脑、买手机就到中关村”的中关村电子卖场将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创业街。

图片来源:CFP

“买电脑、买手机就到中关村”,家电3C卖场和电商的崛起已经让这样的口号看起来有些过时,而在不久的未来,中关村电子卖场的历史也将被终结。

日前,中关村核心区(海淀区)正式对外发布“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”,规划称现有的200米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将推出升级版,南起白石新桥,北至清华西门,改造为全长7.2公里的“中关村大街”,改造范围包括中关村南大街、中关村大街、中关村北大街及两侧的重点功能建设区和功能协同发展区。

启迪控股、中关村发展集团和海淀置业是中关村大街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,三方将共同出资注册成立北京中关村大街资产运营管理公司,将把中关村创业大街建成一个创业要素密切关联、有机作用、系统协调的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。

也就是说,陪伴很多人走过的电脑、数码产品普及时代的中关村电子卖场将不复存在,由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创业街所取代。

这对中关村卖场的商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就在今年1月,中关村e世界电子市场贴出公告,告知商户和业主“由于e世界统一经营业主签约工作已正式开始,市场决定停止自有铺位招商及租赁。”据一些商户介绍,当时该卖场地下一层的出租率已不足五成。而隔壁的鼎好大厦也在从卖场向写字楼转型,曾经人气极旺的海龙大厦也在电子卖场和写字楼间徘徊。

此次发布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给这些卖场和周边区域指明了方向。

据启迪控股副总裁杜朋副介绍,北京中关村大街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建成后,将制定完成中关村大街的空间规划、产业发展规划,设立大街建设节点,启动一批主题楼宇的业态调整工作,初步提升中关村大街的新形态。同时,运用市场化手段,突破部分大院、低效用地等存量空间的改造工作,形成一批创新创业、科技金融等新型业态和要素资源的集聚区。

延长后的中关村大街希望能够照搬以往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成功经验,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创业公司共同发展。

自2014年中关村创业大街投入运营后,仅一年时间便有37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,其中包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车库咖啡、3W咖啡、Binggo咖啡、飞马旅、36氪、创业家、联想之星、天使汇等等。

“孵化出的创业团队有600多个,其中包括92个海归团队,350个团队拿到融资额共计17.5亿元,平均融资额在500万元左右。”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闫秀敏表示,按照“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”,中关村核心区将参照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发展模式,进一步突出“策源地”的环节特征,加速形成创业要素集聚化、孵化主体多元化、创业服务专业化、创业活动持续化、运营模式市场化、创业资源开放化的发展格局。

通俗点理解,以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至多是一个试点,而延长后的中关村大街将成为北京市的创业区域范本,得到大批量的复制。

不过此次改造是以政策引导、市场力量推动为主,门牌标识不会改变,也不会大拆大建,业态调整将根据现有楼宇的既有资源空间和特性逐步推进,政策会针对市场需求和创业成本等问题发挥统筹支撑平台的作用。未来的中关村大街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总部型科技企业、智能硬件、电子信息产业、科技金融以及创业服务、创意文化类等业态。

待3-5年后,中关村卖场或许将彻底摘掉“水货、假货泛滥、黑导购遍地”的黑帽子,进而被风风火火的创业公司所替代。


返回目录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