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丶海的驿站
   

又一个孩子出事儿了!2岁女童偷食了爷爷的几粒降压片,不幸身亡酿惨剧!

 8月26日上午,外地某地又发生一幕惨剧:2岁的女童自己吃下多粒降压片后,不幸身亡。

  记者了解到,这名2周岁的女童名叫艾艾(化名),是焦溪丰北村顾某的第二个孩子。平日里顾某夫妻在外工作,老人在家照看艾艾。8月26日上午,艾艾的爷爷打了盹,没想到艾艾一个人爬起来玩,并从爷爷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降血压的药片,就吞了几粒。等到爷爷醒来发现,艾艾已经倒在了床边,没有了呼吸。

  接到消息的顾某赶回家中,把艾艾送去医院抢救,但医院医生说,已经无力回天了。顾某随后到派出所开具了死亡证明。

  由于死亡的是幼儿,焦溪派出所民警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,联系了法医进行初步勘验,确认艾艾是因误食药物导致的非正常死亡。据悉,正常成年人误食降压药,血压会急剧下降,继而影响心脏供血,产生较大危险,儿童误食,若不及时洗胃,后果很严重。

关联事件:

       深圳的钱女士无论如何都没想到,半小时前好碰乱跳的女儿小芳,才离开视线一眨眼的功夫,便手脚冰冷口吐白沫。因为家人不慎将降压药硝苯地平片放在桌上,被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女儿吞下半瓶,虽然在发现孩子情况不对之后立刻送院,但还是未能挽救过来。深圳儿童医院PICU医生齐颖透露,儿童误服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,希望引发家长警醒。
  
       14年11月6日下午,儿童医院PICU接到紧急呼叫,一名两岁半女童因为误服降压药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,而后,医院出动两名医生紧急抢救,但无奈的是还是回天乏力。而家长钱女士透露,硝苯地平是糖衣包装,估计被女儿当做是糖果吃下,而因为当时并无家人看管女儿,直到女儿犯病的时候才紧急送往医院。

  
       齐医生透露,降压药的治病原理就是扩张血管,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,如果儿童误食会比安眠药严重,因为它会导致呼吸和心跳都变弱甚至停止

==============

哄孩子吃药是称“药是糖”是错的!怎样避免孩子误吃药,误吃怎么办?
  
  药物中毒是发生在家中的第一大儿童伤害,比例高达80%,成为中毒伤害的首要原因,并且仍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。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误服药品、成人给错剂量等原因,儿童安全用药现状令人担忧。
  
如何避免让儿童误食药物
  如果看到五颜六色的维生素片或药片,孩子很可能把它们当成糖果塞进嘴里。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(CDC)统计显示,由于父母或看护者“粗 心”,导致儿童因这类意外而进急诊室的人数,每年超过6万。为此,美国“家庭医生”网站撰文呼吁,千万别让孩子拿到药品,并为家长提了几点建议:
  药箱放在橱柜高处。在家里找一个足够高,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放置药品和维生素,比如底部高于地面1.5米的橱柜。有些孩子可以借助台面等爬上去,因此,这个橱柜最好有锁。
  每次用完药都得收好不管是药片还是维生素胶囊。切勿把它们遗留在饭桌或茶几上,有时你会因为几分钟的疏忽,便让孩子“有机可乘”。
  锁好药瓶安全盖。很多药瓶都有安全帽,你可能偶尔把药瓶遗漏在桌子上,养成拧紧药瓶的习惯,能减少孩子拿到药片的机会。
  提醒客人收好药瓶。如果来家里做客的朋友或亲属带着药品,最好把他们的提包或箱包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,存放有药品的袋子或大衣也要远离孩子。
  告诉孩子药品危险。告诉你的孩子药品是什么,并解释为什么需要服药。尤其要注意,不要为了让他们服药而哄骗说药品是糖果或吃起来像糖果。
  宝宝模仿力强,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,应避免在宝宝面前吃药。上述《报告》指出4岁及以下年龄组的幼儿是发生药物中毒的主要对象。分析发现,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幼儿开始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,因此家长应尽量避免将药品放置在孩子容易获取的地方,并且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。
  
误吃药物该怎么急救?
 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真的误服了药物,我们却一定切莫惊慌失措,更不要指责打骂孩子,否则孩子哭闹,更不利于说清真象,还会拖延时间。这个时候,家长要特别牢记四个处理原则:迅速排出,减少吸收,及时解毒,对症治疗。
  家长首先要尽早发现孩子吃错药的反常行为,如孩子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,会表现出无精打采、昏昏欲睡,一旦发现此类异常,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。其次,家长要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,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,及时地掌握情况。
  确认孩子吃错了药,在送医院抢救之前,应先做初步处理催吐和更进一步的洗胃是两种主要的应急措施。催吐可用手指刺激咽部,使药物被呕吐出来,胃部内容物少者,不容易呕吐,要让其喝水,而且催吐不能套用土办法,让其喝盐水等带辛辣的汤水。一般体重一公斤给喝10~15毫升。成年者喝水后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发呕吐。对于小孩,可以将孩子腹部顶在救护者的膝盖上,让头部放低。这时再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,轻押舌根部,反复进行,直至呕吐为止。如果让孩子躺着呕吐的话,要侧睡,防止呕吐物在堵塞喉咙,吐后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要即时清除掉。
  鉴于误服药物不同,我们也要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。
  ·误服一般性药物,剂量较少
  如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等,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,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。
  ·误服有毒性,或副作用大的药物,且剂量较大
  如误服避孕药、安眠药等,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,切忌延误时间. 如果情况紧急,来不及送医院,家长就必须迅速催吐,然后再喝大量茶水、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。催吐和洗胃后,让孩子喝几杯牛奶和3~5枚生鸡蛋清,以养胃解毒。
  误服了癣药水、止痒药水、驱蚊药水等外用药品,应立即让小孩尽量多喝浓茶水,因茶叶中含有鞣酸,具有沉淀及解毒作用。
  若是误服了有机磷农药中毒,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,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。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。
  ·误服腐蚀性较强药物
  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可引起胃穿孔,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,要由有医疗常识的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。
  如误服来苏儿或石碳酸,不宜采用催吐法。可以让孩子喝大量鸡蛋清、牛奶、稠米汤、豆浆或植物油等,上述食物可附着在食管和胃黏膜上,从而减轻消毒药水对人体的伤害。
  如果误服的是强酸、强碱等药物,也不宜采用催吐法,以免使孩子的食管和咽喉再次受到损害,可先让他喝冷牛奶、豆浆等,对于误服强碱药物还可以服用食醋、柠檬汁、桔汁等;误服强酸,则应使用肥皂水、生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。此外,对服药后已失去知觉或兼有抽搐的孩子,也不宜采用催吐法,应及时送医院抢救。
  误服碘酒等,则应饮用米汤、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。
  特别提醒: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已昏迷或误服汽油、煤油等石油产品不能进行催吐,以防窒息发生。如果孩子丧失意识或者出现抽搐时,也不宜催吐。而且,一定不要忘记在送往医院急救时,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,让医生了解情况,及时采取解毒措施。


返回目录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