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丶海的驿站
   

放羊老人捡了个女婴,培养成才后,亲生父母上门认亲

杨村最有名的就是杨树了。那村子四周种的几乎都是杨树,村子便由此而得名。

这在周边一带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
村里住着一个人,有一个故事。这些年以来,杨村最出名的,恐怕就是这人和这故事了。虽说对于外边儿的人来说,也压根不算啥多大的事儿,但在当地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
从外面进入杨村,一定要经过一条河。

你总会看到,有一个五十出头儿的老人,每天都会赶着一群羊,在那河堤上放羊。一身破烂的衣裳,一根长鞭子,一条黄狗……

放羊老人捡了个女弃婴,好不容易培养成才,亲生父母寻上门认亲

老头子姓王。

其实杨村又叫王杨村,村里几乎人人都姓王。王老汉终身未娶,是个老光棍子,一辈子都在放羊。

而十多年以前,王老汉就是靠着放羊培养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
好吧。现在的大学生也不稀奇了。那村里后面也出了几个。不过,我说的是十多年前。那时候的大学还没扩招,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。

那时候,能上个中专,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。

农村的学习条件差,师资水平差,重要的是没有上学的氛围。特别是早前的女孩子们,一般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观念,上几年学,认几个字,然后再养几年,帮家里干几年活儿,接着就嫁人了。所以农村的孩子要想真的出头,就更需要自己格外用功。

香香就是这样的女孩子。她喜欢读书,学习也好。是王老汉收养的女儿。

当初,村里不少人劝老王的,说别让香香再读了,香香又不是亲生的,让她下学,将来好给你养老送终。万一真读出来了,煮熟的鸭子再飞了可咋整。大学生了,还肯再回到咱这小村子里来的。翅膀硬了,你拦都拦不住的。

老王也不是没想过,平时瞎琢磨。可看一看到香香对于读书的渴望,最终还是没能够忍心。

放羊老人捡了个女弃婴,好不容易培养成才,亲生父母寻上门认亲

香香是老王放羊的时候从河堤上捡回来的弃婴。最初,不知道是哪家扔的娃娃。后来,香香的家人便找上门来认亲了。

就是邻村的一户人家。当年家里一直想要个儿子,却又生了个女娃。因为香香已经有了不少姐姐了,想接着生儿子,可家里养不起了,商量了一番,最后,香香是给奶奶抱出去扔了的。于是,香香成了家里最不幸的那个,不过,她又是最幸运的。

那时候,香香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
毕业后,她又顺利的考上了县里的公务员,成了村里人眼中的干部。这一下子远近闻名。老王摆酒的时候,香香的父母悉悉索索,唯唯诺诺的跑来看,想着能跟香香相认。

说是摆酒,也就炒了几个菜,请乡亲们喝点。

不过,大家都来凑热闹。

香香亲生爹妈一出现,场面就尴尬了。

跟着亲爹妈一起来的,邻村的几个本家的叔叔伯伯们,纷纷都劝,说,得认,毕竟是亲生的,十月怀胎的,怎么能忘了生育之恩。

为此,俩村子差点儿打起来。

乡亲们替老王不值,都说,这老王好不容易才供出来的大学生,人家就来捡现成的。

最后大家都看香香的意思。

香香没认。

几个叔叔伯伯立刻有些急眼了,但因为香香已经成了干部,在村里人眼里是大人物了,她一发话,他们也并不敢怎么跟她说。

香香说,我爹就只有一个。谁把我养大成人的,我就认他当爹。

有个年纪大的伯伯,说,闺女,让你认下亲爹,又不是让你不认干爹了。你可清楚。

香香说,我爹当年为了养活我,打了一辈子光棍的。今天我认了,可能成全了很多人,可我怎么对得起我爹。

一句话说的在场的乡亲们不胜唏嘘,有的差点掉下了眼泪。

老王当年收养香香的时候,也只是个二十多的小伙子。老王没爹没妈,是村里百家饭喂养大的,从小就放羊。

当初有几个婶子张罗着要给他娶媳妇。

老王却意外的收养了香香。

拖着个孩子,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他。本家婶子们都劝,放弃香香,老王说,我自己就没爹没妈,她就像当年的我啊,这么个可怜的娃娃,不忍心。

放羊老人捡了个女弃婴,好不容易培养成才,亲生父母寻上门认亲

后来,香香在县城里结了婚,组建了新的家庭。

她一直都想把老王接到县城里去住,老王不乐意,香香就只好多往村里来。周末的时候,即便有事来不了也一定要打个电话。

她总怕他一个人寂寞。

开始的时候是自己,后来结婚了就带着女婿,再后来老王就有了小外孙了,一家人开着车全都开开心心的来。逢年过节的时候,香香会把老王接到县城里团聚,到了寒暑假的时候,香香就把儿子交给老王,跟着他放羊。

她总怕他一个人寂寞。

老王却说自己早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生活的很开心。村里空气好,心里也舒畅,赶着羊群唱着歌,一群羊,一根鞭子,一只黄狗……


返回目录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