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丶海的驿站
   

一个北漂的真实故事与内心独白!

我是来自安徽偏远农村,一个村庄百十来户人家,围绕着一条小河,离县城约80里地。人均8分地,成为了一个4口之家的全部生活来源。所以整个村庄,就是两个字:太穷。村庄上第一户人家买了电视,是黑白的,那是90年初。七八十个小孩,都是这家的常客,当然,也经常招人烦啊。毕竟人家不是免费的电影院。有了电视和厚脸皮,但是也常常看不到电视。到了夏天,经常停电。没电咋看电视!还要说明一点,电视是黑白的,只能看3个台。因为是无线电视,没有歌华有线。不过有电视看比没有强啊。

初中毕业那年,我父亲给我买了一个26的永久自行车。小学五年,初中三年,每天走路去上学。来回是16里地,也就是8公里。如果说红军长征走了万里草地,那我估计走了三个长征,来回走路而且是泥路,天阴下雨的泥路,一脚下去看不见脚了。

终于考上高中了,去县城的路八十里地,没有公交车,只能是自行车,有时候骑3个小时,而且是飞奔的速度。当然,不用每天回,住在十几个人的一个宿舍。好在便宜。每年住宿费30元。不过吃一顿饭也就5毛钱啊,所以也是感觉不到便宜。

三年的高中,是我一生的转折点,每天早晨7点到校背书,晚上学习到停电,还点蜡烛。大家都点,你不点也不好意思。所以到了晚上,你会发现,高中蜡火辉煌。也是蔚为壮观。

和其他人相比,我是幸运的,考上了北京的一所985高校。第一次来北京,也是第一次坐火车,更是第一次看见真火车。父亲也是很放心,就把我送到火车站,他就回家了。

和其他北漂一样,毕业后疯狂的打拼。因为穷,所以对钱有一种天然的敬畏。因为这么多年的求学生涯,看着城里的同学,需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,而我只能找各种借口远离。因为一天就几块钱的伙食费,哪敢奢想。有一年春节返校上火车,由于人多,父亲给我凑的一千多元一个学期生活费,全被小偷偷去了。从北京站到学校的公交车的车票钱都没有。到了北京没敢告诉父亲,因为我知道,那是他用尽全部力量凑出来的一千块。所以那三个月没有生活费的日子不好过。找导师,找同学,东凑西借。但是借了还是需要还上啊。3个月后实在没有办法了,给家里写信说明情况。父亲的回复是:借不到钱了,等水稻卖了再给你寄。就这样硬熬了两个月,终于等来了家里的汇款500元。还债也不够啊。

所以整个学期都在为吃饭发愁。那种煎熬,偶尔的挨饿也是经常事。不能及时的给同学把钱还上,也引来的同学的不理解。毕竟每个人的生活费是计划好得。

毕业后,进了一家大型国企,那两年无疑是幸福的。还清了学校的贷款,和老师的债。然后我就辞职了,其中的原因很多,对国企的不适应,和对自己的期望太高,等等。没有了铁饭碗,北京那昂贵的房租,只能住地下室,而且是地下负2层。不过只是短暂得过渡了半年。

再后来,我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买了人生得第一套楼房,把父母姐妹接到了北京。虽然拥挤了一点,但是过得很幸福。偶尔带上父母逛逛公园,陪着姐姐、外甥们爬爬长城。一路走来,风风雨雨,但其乐融融。如今,我也拥有了自己一份事业,一个自己喜欢的终身事业。在成人英语口语培训的讲台上结交新的朋友和企业家。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很多朋友问及为何要办学校,其实,真实得答案真的不是为了赚钱,就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卧床已经5年的父亲,和生病的母亲。一辈子非常短暂,短暂到还没来得及享受够天伦之乐。父母如果没了,感觉到人生失去了一大半。所以趁他们还有意识,能够每天尽可能地陪陪他们,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父母从来不愿启齿的内心深处的愿望。

其实,每个在北京打拼的北漂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,拼凑成了北京乃至这个时代生动的乐符。不都是精彩绝伦,也有泪水和不如意。但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识:感谢北京!感恩大家!感恩这个时代!

聪慧的男孩

http://bbs.bato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6010550

 


返回目录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