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丶海的驿站
   

春分时节 别忘记调养肠胃

“日月阴阳两均天,玄鸟不辞桃花寒。”3月21日,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。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是昼夜均等、寒温各半的时期。所谓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春分时期,万物进入春生阶段,也是人体调理体内阴阳平衡、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。因此春分时节的饮食、起居、防病等方面均应有所调护。

饮食:多食时令蔬菜,调养肠胃

春应于肝、夏应于心、长夏应于脾、秋应于肺、冬应于肾。春天重在养肝,而酒伤肝肠,因此不应饮酒。菊花茶、金银花甚至白开水才是此时节适合的佳饮。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一科主任医师刘建平表示,自古就有“不时不食”的说法,食物讲究“气”和“味”,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,才能生长成熟得天地之精气,也正因为如此,时令蔬菜成为人体最适合的营养补充。早春常见的蔬菜如韭菜有养阳之用,豆芽、莴苣、葱、豆苗、蒜苗等有助长生机之功;草莓、桑葚、樱桃等晚春水果有滋养肝肺之效。

饮食入胃,人体为了能保证足够的气血供给肠胃,必然减少其他脏腑的分配,因此调护肠胃尤其是减轻胃肠负荷,对身体调护有重要作用。饮食上可食粥羹等易消化食物,少食油炸、腌制以及粘腻之品,若能结合药膳进行调理效果更佳,莲子粥、山药粥、红枣粥等是不错的选择。

起居:注意保暖,保持心情舒畅

虽然春分时节天气日渐暖和,但昼夜温差较大,且不时会有冷空气侵袭,天气变化较大,因此要注意增减衣被,多晒太阳,以利祛散寒邪。“乍暖还寒时,还是捂着点好。”刘建平指出,寒从脚下起,为了身体健康,要重视保暖,尤其是足部的保暖,以顺应季节变化。春分时节阴阳平衡协调,要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减衣服。此时头部要少捂,春分后阳气上升,多用梳子或者手指梳头,有助于梳理阳经,利于阳气升发。

此外,病由心生,情绪调节是养生方法中重要的一环,此时肝气易升、易动,肝气、肝阳耗用较大,人们容易急躁、焦虑。调摄情志,疏肝为要,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,与春分时节的“阴阳平衡”特点相应。保持心境平和,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,乐观积极,不“动怒”。

防病:阻新病产生,防旧病复发

春分时期,万物进入春生阶段,也是人体调理体内阴阳平衡、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,此时温度与湿度变化很大,各种病原体开始活跃,容易导致人体平衡失调,体弱者易生病,旧病者易复发。

刘建平指出,此时季节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、过敏性疾病等容易发生,易感人群应提早防护,如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,必要时尽早进行胃镜检查、通过佩戴口罩帽子等方式减少接触过敏源等;同时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在此时节也容易复发和新发,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;适当进行身体锻炼,提高身体免疫力;坚持低油、低盐、低脂饮食,防止暴饮暴食增加心血管负担;积极控制原发病,规律用药,规律检测血压、血糖等指标,保持良好的情绪,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。

春分时节 别忘记调养肠胃

春天到,该好好 保养一下血管了

虽然春天的感觉已经扑面而来,但天气忽冷忽热,也是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所以人们在爱美的同时,不能忽视血管健康。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二科副主任中医师胡满香指出,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,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。血管一旦堵了,后果不堪设想。因此,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以保持血管年轻。

1.吃点血管“清道夫”食物。山楂、燕麦、黑木耳、金橘、茄子、红薯、大蒜、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浚血管,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。

2.含鱼油多的食品。如鱼肉:富含硫氨酸、赖氨酸、脯氨酸及牛黄氨酸,有改善血管弹性、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;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还有维护血管内皮细胞、减少脂质堆积及改善纤溶的功用。

3.补充叶酸。食物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、B12,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降低,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促进粥样硬化斑块构成。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,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,如苋菜、菠菜、龙须菜、芦笋、豆类等。

4.加强运动。每天运动半小时,如走路、骑自行车、慢跑、游泳等,能起到瘦身消脂的作用,保持血管“年轻化”。

5.常喝豆浆。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,对延缓衰老、应对更年期、预防动脉硬化、维护心脑非常有益。

 


返回目录页